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无关的较量

农百科 68 0

  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秦赵两个战国时代军力最强的国家都以倾国之兵在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地区)进行了历史上规模罕见的长平(今属山西高平)之战,双方总兵力超过一百万,秦军胜而赵军全军覆没,昔日的“战国七雄”PK到“秦赵双雄”,最后是秦国一家独大,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单独抗衡秦国,秦国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为三十多年后秦始皇的中华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平之战也留下了赵军主帅赵括“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在战国时代,不可能有这个成语典故,一直到东汉时代的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才大规模制造并广泛使用至今。造纸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程度就不必多说了。

  赵国收下上党:别无选择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今属河南沁阳) ,切断了上党郡十七城和韩国本土的联系。韩国惧怕秦国,打算顺水推舟,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不料郡守冯亭不愿意向秦国投降,上党郡的韩国民众也不愿意投降秦国,纷纷逃往邻国赵国。冯亭派人去赵国首都邯郸(今属河北省,地名沿用至今),将上党郡十七城地图献给了赵孝成王。

  有必要弄清楚,上党地区一部分属于韩国,另一部分属于赵国。

  面对白白到手的韩国上党郡,赵国收下了。天上能掉馅儿饼,绝对是坏事,赵国就如此糊涂吗?难道就不顾忌气焰嚣张的秦国吗?

  千万不要认为赵国鼠目寸光贪便宜,其实是别无选择。翻开今天的地图,看看从山西长治到河北邯郸是个什么地形?原本秦赵两国中间夹着个韩国,两国没有多长的边境线。秦军占了韩上党,赵上党也很难守的住。两国直接挨在了一起,秦军再向东,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大平原

  由此可见,上党已经成了赵国生死攸关的屏障,原先韩国弱威胁不了赵国,可一旦被秦国占领,就如同自家的大门交给了敌人,任由敌人进出自由。上党自古就被称为“燕赵锁匙”,唉,明知天上掉的馅儿饼有毒,也只能伸着脖子咽下去!

  秦军攻韩,让赵国白白捡了个大便宜。秦昭襄王想必是极其震怒,那还有什么说的,发兵!

  廉颇王龁:咱还是歇着吧

  公元前262年,秦国经过充分准备后派王龁(音同和)率秦军主力进攻韩上党。赵国提前也有所准备,只是太不充分,韩上党被秦军占了。赵军主力由名将廉颇率领早已驻防赵上党,就此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秦赵两军交战,秦军小胜几次,取得了一些小进展。不过,秦赵两国的士兵应该很快发现,这里不是打仗的地方!

  上党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山川纵横,河流交错,地形崎岖起伏。

  赵军主要兵种是轻骑兵,骑兵需要开阔平坦的地形发挥冲击力,也需要宽敞畅通的道路高速机动。骑兵打不了山地战,而且,那个时代还没有钉马掌的技术,战马在山地行军,马蹄是受不了磨损的。即使到了高科技的今天,取代了战马的坦克装甲战车在山地作战仍然会受到太多的限制和困扰。

  秦军的主要作战方式是步兵大方阵,有弓弩的远程打击手段,七米长的矛,三米长的戈,再加上盾牌,整个军阵如同一个巨大的刺猬,在平原上攻则排山倒海,守则稳如泰山。看看那部电影《英雄》,秦军是在城外开阔平坦的地方列阵的。

  更何况,两国兵力加起来是几十万大军,最多时超过了一百万。对于注重阵型队列的古代军队来说,这么多人马想大规模的列阵,却被错综复杂的地形给分割开了,根本保证不了阵型队列的完整,恐怕想找个战场决战挤都挤不下。

  原本擅长在平原作战的军队到了上党地区只能干瞪眼了。

  上党这种地形,利守不利攻,赵军深沟高垒。秦军忌惮赵军骑兵的冲击力,同样深沟高垒,别指望赵国骑兵去斩关夺隘。秦军虽有小胜利,但就大局来说可以忽略不计。面对深沟高垒避战不出的赵军,秦军既不擅长也不愿意打代价高昂的山地攻坚战。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秦国为什么要向上党出动倾国之兵而不在其他的方向?如果是其他的方向就可能会在平原上与赵军交战,赵军骑兵对秦军步兵大方阵未必有胜算,但是赵军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却可以在秦军没有列好阵型前,甚至在秦军行军途中发起攻击,秦军就会面临被冲垮屠杀的惨烈局面。

  廉颇不主动进攻秦军,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也是担心出击会中埋伏,上党这种地形很适合打伏击战。哪怕赵孝成王多次催促向秦军发起攻击,廉颇就是不动。几十万大军搞成了持久战的对峙局面。

  五国共识:让赵国也衰了吧

  秦赵两军对峙三年,谁也奈何不了谁。既然打不成,可以议和呀。继续对峙,旷日持久,赵国粮草军械物资的供应越来越紧张,先顶不住了,可以向其他几国求援哪,想想公元前354年,齐国名将孙膑不就打出了“围魏救赵”的经典战例嘛。可惜的是,直到赵军在长平全军覆没,列国无一伸出援手。

  也许,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再到赵孝成王,一代不如一代。可是这次赵国无论向秦国议不议和,还是向各国求不求援,和赵孝成王的个人能力没多大的关系,原因就在于秦国想打垮赵国,而各国又都惧怕军力强盛的秦赵两国,一个也得罪不起啊。

  秦国等这一天怕是等了有五十年,赵国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以来,军力强盛,几十万骑兵让秦国都忌惮。曾经热播的电视剧《羋月传》里秦昭襄王的老爸秦惠文王提到能跟他争天下的只有赵侯雍,没错,赵武灵王就叫赵雍。

  大家看《羋月传》觉得宣太后,就是羋月,跟儿子秦昭襄王够厉害吧,可是赵武灵王更厉害,《羋月传》是不是不好意思拍出来。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隐藏身份,装扮成赵国出使秦国使臣的随员,到秦国王宫亲自观察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并且当面还有交流互动,是有谈话的。等到事后秦王母子有所察觉时,赵武灵王已经逃出了函谷关(今属河南灵宝,地名沿用至今)。

  古代没有照片和视频的技术,秦王母子从没有见过赵武灵王,当然很难认的出来。国君亲自当间谍,而且还是个想灭秦的国君亲自当间谍,秦王母子是否会恐惧不得而知,但心情肯定不会爽的。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死于“沙丘宫变”(沙丘遗址今属河北广宗)。秦国仍然不敢对赵国用兵,直到公元前282年,秦昭襄王以和氏璧的事情判断出能困死老爸赵武灵王的赵惠文王的胆识魄力不及他老爸,这才向赵国开战。

  秦国攻赵国,攻下了几座城池。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会盟。渑池会盟的目的是秦赵两国必须妥协,相互让步。因为就这一年,楚国攻打蜀地,那里是秦国的大粮仓,公元前251年建成并使用两千多年至今的都江堰就在那里。也是在这一年,田单横空出世,击溃燕军齐国复国了,当年攻齐赵国也参与了,不得不提防齐国的报复。秦赵两国的战略方向都不得不做出调整。至于蔺相如智勇双全如何斗秦王为赵王争得颜面,那只是表面上的灿烂夺目罢了。

  到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时,“战国七雄”的其他五个国家都已衰落,丧失了争霸天下的资本,特别是齐国和楚国,只剩秦赵两雄。秦国要想吞并天下,必须从根本上打垮赵国。所以说,秦昭襄王是不可能和赵孝成王议和的。

  其他五国,齐国在公元前284年差点被燕国灭掉,复国后就变得保守,五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本土战事,对秦国的扩张麻木不仁直到灭国。楚国惨的很,被秦国打的丧失大片国土,公元前278年被迫迁都,屈原愤而投汨罗江自杀,端午节就此起源。

  至于燕韩魏三国,军力都弱。燕国跟赵国有矛盾,当然不会帮赵国。韩国能自保就不错了。魏国嘛,本来在战国前期是头等强国,衰落的原因很多,有一条原因很可恨,把人才弄得很憋屈。吴起,孙膑,商鞅,范雎,李斯,尉缭,这些顶级大咖们都是从魏国到别的国家得到重用一展宏图的。孙膑归齐把魏国打的一蹶不振,商鞅入秦把饱受魏国欺负的秦国搞得强大了反过来欺负魏国。甚至战国晚期秦国最忌惮的魏安釐(音同西)王的弟弟信陵君都流落赵国十几年。公元前247年,抗秦联军攻破函谷关一直打到秦国首都咸阳城外,统一指挥联军的上将军就是这位信陵君。

  长平之战,秦国胜,列国可以拉着赵国结盟共同抗秦。赵国胜,秦国大不了西退,几十年不再向东方扩张。赵国未必会去天险函谷关找刺激,却能任意选择进攻的其他国家,赵燕齐韩魏分布在华北大平原,中原和山东,赵国正好处在五国的中心位置,大部分国土是平原,正是赵国骑兵作战的天堂。所以列国甚至盼着赵国被秦国搞垮。

  赵军在上党熬的艰难甚至全军覆没时,列国既不派兵也不借粮,都坐视不管。等到赵国丧失军力由强变弱后,情况大逆转了。

  公元前259到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向列国求援。魏安釐王惧怕秦国嘴上答应援赵却只做样子,派老将晋鄙率魏军主力按兵不动。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采纳谋士候嬴的建议偷了能够调动魏军的虎符,门客中屠夫出身的大力士朱亥击杀晋鄙,史称“窃符救赵”。注意了,邯郸之战打了两年多,信陵君才“窃符救赵”。信陵君不惜以在魏国的政治生命为代价,与哥哥魏安釐王撕破了脸,救了赵国,信陵君不能回国,客居赵国十几年。

  邯郸城里,痛失亲人的赵国军民上下一心拼死抵抗,廉颇披甲上城,尽显名将风采,白天指挥军民死守城池,晚上组织有限的青壮精锐出城偷袭打击秦军。赵孝成王的叔叔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充作军费,而且把家里的奴仆卫兵门客几千人都派到了邯郸的城墙上。为了说服楚国出兵,平原君想从门客中选二十个能言善辩的,只选出了十九个,平常没有名气的门客毛遂要求一起出使楚国,正是这个毛遂的表现灿烂夺目,说服楚国出兵功不可没,一举成名,留下了“脱颖而出”和“毛遂自荐”的成语典故。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率楚国大军不远千里救援赵国来了。

  后人打趣说,秦军败在邯郸城下不算丢人,战国四大公子,只有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没到场。邯郸城里有平原君,城外有信陵君和春申君,将秦军夹击在邯郸城下。

  扯点儿别的,《羋月传》里黄歇和羋月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恋人,实际情况是,羋月至少年长黄歇二十岁。邯郸战役期间的公元前259年,在赵国当人质的秦昭襄王的孙子异人,就是后来改名子楚的秦庄襄王得了个儿子,取名“政”,秦始皇出生了。

  还有一个说法很值得质疑,那就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十万大军。长平之战,事关倾国之兵的生死存亡,不见李牧来增援。邯郸之战打了两年有余,赵国亡国在即,从头到尾都没有李牧的影子。亡国在即,不调精锐重兵集团来保卫首都却还要防备北方的匈奴,根本说不过去。由此可见,李牧的成名崛起应该是在邯郸之战以后了。

  邯郸之战,三十万秦军腹背受敌,被打得大崩溃,居然还出现了两万秦军投降的罕见事情,连到手几年的上党也被赵国收了回去。就此形成了列国结盟,合力抗秦的战国格局,哪怕是一盘散沙,各怀鬼胎,同床异梦,朝秦暮楚形式上的结盟。而赵国,是最坚定的。

  大王们着急:赵括快来,速度

  秦赵两军无所事事对峙,那可是几十万大军哪,就这么不打仗无所事事啊,得吃掉多少粮食啊?

  秦昭襄王派人散布消息,秦国不怕老将廉颇,怕赵括。廉颇出征三年,既无结果也无进展。赵孝成王就派赵括去上党,把廉颇替换回来了。

  是秦王的反间计太高明还是赵王太愚蠢?都不是,大王们的一致决定跟计谋没多大关系,跟什么有关系,跟粮食有关系,甚至就是粮食起的决定作用。

  看中国历史,宋代以前有职业军人而没有职业军队。古代农作物品种的产量和农业技术水平养活不了庞大的军队。宋代是有钱,但巨额的军费也是沉重的负担。明代是让军队屯田自给自足。清代是因为红薯,玉米,马铃薯这些来自美洲大陆的高产农作物全国普遍种植,粮食增加了,导致了人口大爆炸。

  发生战争,国家按照动员制度组织起军队,《木兰诗》大家记得吧,“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花木兰的父亲平时住在家里,战争来了,要去当兵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百战余生,打完仗后不做官回家了,战友们也有回家的,“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忙,从军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士兵不打仗在干什么呢?种地,扛枪就是兵,打完仗回家当农夫。古代的农耕技术不可能大幅度的提高粮食亩产量,只能拼耕地的数量规模,而且在没有机械化的情况下,主要还是靠人力。所以必须要保证田间地头有充足的男性壮年劳动力,指望老人妇女儿童种地,算了吧,收成肯定不怎么地。今天我们说重男轻女是封建思想的残余,错喽,应该是古代农耕劳动力构成的表现。

  所以说,打仗不能旷日持久,要不然地就没人种了,没有人种地必然导致饥荒,国家和前线的军队一起完蛋。古人提出的“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到今天都没有过时,因为从经济角度说,任何时代战争都是高消费,对国家和民众都是沉重的负担,说是无底洞都不算过分,战争甚至可以把国家政权给拖垮灭亡。

  另外,古代战争的最佳季节是秋冬两季,秋收之后到春耕之前,“沙场秋点兵”“深秋多战事”,为的就是不能耽误春耕时节。

  话说回来,秦赵两国对峙三年,搞成了持久战。士兵们三年没有回家种地,可是仍然要天天吃粮。这样对峙下去拼消耗,而且根本看不到要结束的希望,想想都让人害怕。

  秦昭襄王的“反间计”正中赵孝成王的下怀,赵国已经缺粮了,耗不下去了。廉颇无法打破僵局就只能临阵换将了。

  秦国比赵国强,粮食消耗拼的过赵国,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以奖励耕战为国策,鼓励多开垦土地,哪怕是外国人入秦垦荒也行,耕地增加,人口也随之增加,人口越多就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粮食增加兵源也增加。而且对军功的奖励是列国中最为丰厚的,所以秦国一打仗上至贵族下至士兵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秦国立法执法严苛,奖罚分明,贵族民众一视同仁,是中国早期的“法治”,保证了既能多种果果有丰收,又能皆大欢喜的分果果。秦国自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历经几代国君,从边缘化的国家一直打成了问鼎中原,让诸侯国惧怕的头等强国。

  古代战争还有一个巨额的成本,那就是运粮,运粮的成本消耗取决于路途远近和交通条件。秦国运粮有一部分可以走水路河运,赵国却只能靠陆路,而且一部分道路狭窄崎岖。赵国的运粮成本远高于秦国。从粮草物资的消耗和运输保障来看,赵国显然熬不过秦国。秦昭襄王根本不是因为秦国缺粮才用反间计的。

  赵孝成王以赵括为主将,原因之一,注意了,是原因之一,赵括比廉颇年轻,有锐气可以主动进攻打破僵局。秦昭襄王也盼着打破僵局,光凭消耗固然可以熬垮赵军,但是成本太高,无法再进行下一次大规模的作战。没错,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已无重兵集团,白起建议再向东一鼓作气攻下邯郸灭了赵国。但是,秦国相国范雎嫉妒名将白起的盖世军功,嘴上却说秦军伤亡惨重,而且疲惫不堪,粮草军械耗费巨大,无力再攻赵国。这倒是实话,秦昭襄王不顾白起的反对,停止了继续进攻赵国,给了赵国近一年重组军力准备战争的宝贵时间。实际上,是白起没有意识到已经功高震主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时候就有这个说法,到了现代,则是“外行谈战略,内行谈保障”。

  军功与名气:你不知道的赵括

  赵孝成王派赵括去上党,统率倾国之兵,有人反对了,谁?赵括的老妈,赵母。当然了,也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夫人。

  赵母给赵王上表,说赵括只会谈论兵书,比他老爹赵奢都会说,根本不会指挥打仗。

  赵王仍然派赵括去上党,赵母反对无效,只好要赵王保证,赵括如果打了败仗,不要罪及家人。赵王答应了。

  赵括后来身死兵败,葬送倾国之兵的责任追究起来,是要灭族的。因与赵孝成王有约在先,赵母和家人得以保全。赵母在全国户户挂孝,家家痛哭声中叹气说,我早料到儿子有今天了。

  西汉学者刘向汇编的《列女传》中就有赵母的故事,赵母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只可惜,我们都被骗了。

  动脑子想想,谁敢把倾国之兵交给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人?赵括的地位,可不是因为他老爹是名将,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公元前269年,秦赵阏与(阏,音同鄂,阏与今属山西沁县)之战,起因是赵惠文王拒不履行与秦昭襄王事先达成的交换城池的约定。秦军借道韩国,攻打赵国的阏与。赵奢把这活儿接了,率赵军救援阏与。

  阏与之战中,赵括挑选了一些机敏的士兵潜到阏与城下,时而装扮成韩军骚扰秦军,时而装扮成秦军骚扰韩军,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秦军能借道韩国,是因为韩国惧怕秦国,不得不借道。秦国担心韩国是墙头草,随时会变脸倒向赵国,掐断秦军的后路。韩国惧怕秦军搞不赢赵国再突然翻脸攻韩,不得不提防秦军。

  赵括让秦军心理上造成了随时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压力和困扰,要知道,做事最怕精力不集中,三心二意,何况是瞬间决定生死的战场?

  阏与之战,赵奢在许历的辅助下击败秦军,秦军主将胡阳兵败自杀。赵奢一战震动天下,同时赵括也以军功成名。阏与之战,秦军遭遇向东扩张几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老实了几年一直到长平之战,赵奢和赵惠文王已先后去世了。

  有意思的是,阏与的地形恰恰也是山地,打山地战,赵括是既有经历又有军功。廉颇虽然是战国名将,却缺乏山地作战的经历。

  再往前说公元前280年,齐赵麦丘(今属山东商河)之战。赵军围攻齐国的麦丘城,齐国军民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城里又有墨家弟子帮助守城,大家不妨仔细了解一下历史上最早的兵棋推演“班墨之争”,再看看前几年的电影《墨攻》,就知道赵军攻城的艰难惨烈程度。赵括到麦丘后,释放齐军俘虏和民众,而且知道城中里缺粮,向城里抛撒粮食。齐国军民杀了守将开城投降了。

  而且赵括确实熟读兵书,善于谈论,赵军中不少人追随他学习兵法,被敬称为“马服子” 。春秋战国时代,看看哪些人能被敬称为“子”,赵括的威望和名气高到什么程度就不必多说了。

  赵母反对赵括领兵,可是当时的另外两位名将都力荐赵括,谁呀?乐毅和田单。公元前284年,乐毅辅佐燕昭王攻伐齐国,陷城七十余座,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属山东,地名沿用至今)两座城池。咱们中国人的超级偶像诸葛亮都“自比管仲乐毅”。田单死守莒,趁着燕昭王去世用反间计排挤了乐毅,并用火牛阵打前锋,一举击溃燕军,杀燕军主将骑劫。齐国得以复国,留下了“勿忘在莒”的成语典故。

  乐毅被排挤,逃回赵国。而田单的复国之功也让齐王忌惮,赵国跟燕国有矛盾,就请来了让燕国人害怕的田单。当然喽,田单只要不在齐国,就不能指挥齐军威胁到赵国了。乐毅和田单都在赵国,真应了今天“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老话。

  乐毅和田单都认为争夺上党是山地作战,而廉颇擅长平原野战,赵括有阏与之战的经历和军功,是最合适的人选。

  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派赵括去?蔺相如反对,就是那个“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其实是赵孝成王的意思,就是为了提防赵氏宗室有人权力过大威胁到国君的地位。公元前295年的“沙丘宫变”中,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起因是安阳君赵章想篡位夺权害死弟弟赵惠文王赵何。身为赵氏宗室子弟的赵奢怕受牵连,据说当年乐毅正好想着去燕国奔前程,与赵奢结伴而行一起去了燕国。赵奢日后成了名将,山地作战搞得赢秦国难道平原野战搞不赢燕国吗?可赵惠文王宁可请齐国名将田单来对付燕国。

  如果不是廉颇三年无作为,赵括是没有机会出头的。

  还有一件鬼鬼祟祟的事儿,王龁与廉颇对峙,赵括一到上党,秦军主将就换成了素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称的白起。不同的是,赵括的任命是公开宣布的,长平之战以前赵括从未独立指挥过赵军,而白起是已经以赫赫军功成名的战神哪,却是躲在幕后指挥秦军秘而不宣,指挥作战的命令通过仍有主将名义的王龁下达,连秦军自己都没有多少人知道主将已换了人。这样看来,乐毅和田单是明着投了赵括的票,白起是匿名也投了赵括一票。

  悲情赵括:没错也得灭亡

  赵括到任后,马上改变了廉颇深沟高垒坚守不出的策略,指挥赵军向秦军发动猛攻。秦军节节后退,将赵军一步步引到长平战场,利用地形之利包围了赵军。

  “纸上谈兵”的故事说赵括在只会猛攻,不懂战场的实际情况,中埋伏了。可不要忘了,赵括的使命是什么?主动进攻打破对峙三年的僵局。而且,秦军不退也得退,既为了引诱赵军,也是收缩防线集中兵力,因为赵括在猛攻的同时分出了小部分兵力,绕到秦军后方虚张声势进行袭扰。白起能不在意吗?秦军主力可都在上党,上党以西的本土空虚。况且阏与之战中兵败自杀的秦军主将胡阳可是白起的学生。

  白起指挥秦军,截断了赵军的粮道和归路,凭借山川和丹水(黄河北岸的支流,现在叫沁河)的地形之利包围了赵军。而赵括并不慌乱,将主力分为两部分,三分之二的兵力与秦军正面交战,另三分之一的兵力分成两班,不分昼夜轮番猛攻截断粮道和归路的秦军。

  秦赵两军在血肉飞溅和厮杀的呐喊声中打成了对峙,毕竟是近百万大军厮杀,一天两天是分不出胜负的。时间一长,秦军截断赵军粮道和归路的两支军队虽说据险而守但不过三万人马,有些顶不住了。

  一旦赵军突破包围,白起要面对的局面可不是功亏一篑的平局。要知道,赵括就算突破秦军防线也不会退回原来的防地再深沟高垒跟秦军打对峙战,赵军粮食供应已近枯竭,再熬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在长平这个地方秦军利用地形包围赵军,秦军既然能集中兵力发挥出长处,那么地形对赵军骑兵的限制肯定也大大减少了。赵括以十几万重兵猛攻截断退路和粮道的三万秦军,只能向前,根本不需要退路,粮道嘛,差不多已是无粮可运,有没有粮道无所谓了。就算赵括知道对手已经换成了白起唯一的选择也只能拼死速战速决。那赵括是不是想撕开口子后以骑兵的高速机动迂回包抄秦军进而击溃秦军。一旦骑兵冲垮了步兵的阵型,那不是打仗而是屠杀。

  白起和赵括都倾尽所能打出了手里所有的牌,这哪里是包围和突围,简直就是决战,赵军能突围退回去还是等死,秦军如果被赵军突破防线就是想退步兵跑不过骑兵也是死路一条。这场决战只剩下了胜负存亡,没有平局。此时此刻,战神白起和赵括已不能用谋略决定战争的胜负了。

  谁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秦昭襄王,准确的说,是秦昭襄王下令动员征召秦国凡十五岁以上男丁增援长平。十五岁的大娃娃都派来了,秦军总兵力应该超过了六十万,也有说达到一百万的,凭着兵力上的明显优势终于稳住了阵脚。

  赵军连日猛攻,无法突破秦军的包围。赵括甚至使用了诈降之计也没能突破秦军的防线。眼看形势越来越危急,赵括身先士卒向秦军进攻,秦军万箭齐发,赵括死于乱箭之下。赵括一死,赵军群龙无首,加上已断粮四十六天,早就在杀马充饥。逐渐失去骑兵优势的赵军军心崩溃了,向秦军投降。

  四十五万赵军向秦军投降,对秦国来说是个天大的麻烦,这么多人光是吃饭秦国就可能破产了,放回去的话有可能日后再打一遍倾国之兵的大决战,不能放!

  公元前260年,在长平这个地方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凶残黑暗的一幕,四十五万放下武器的赵军被秦军坑杀,白起的盖世军功身后是万古骂名,在今天山西的一些地方,老百姓饭桌上的豆腐不叫吃豆腐,而是叫吃“白起”!

  秦军虽胜也是惨胜,伤亡竟然高达二十余万,从第二年的邯郸之战秦军兵力是三十万来看,这个估算应该是靠谱的。

  长平之战太悲剧,赵国打持久战粮没有秦国多无法再对峙坚持下去,速战速决兵没有秦国多,也就是综合国力比秦国差。为什么东方六国都比秦国综合国力差?

  再看三十多年后,秦国灭楚,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觉得老将王翦要六十万军队攻灭楚国成本太高,就让李信和蒙恬率二十万秦军攻楚,结果被楚国名将项燕打的灰头土脸。项氏家族日后出了反秦的项梁和西楚霸王项羽。秦王只好派王翦率六十万秦军出征,为这支大军运送粮草物资的民夫就有十万人。王翦先是按兵不动,趁楚军麻痹时突然出击。楚军大败,项燕被杀。公元前226年,立国长达八百年,人口版图曾经世界第一的楚国灭亡。早已衰落的楚国纵有名将项燕,碰到六十万秦军也无力回天了。

  两千多年有些遥远了,可是在近代,中国因为综合国力的羸弱被外国人侵略奴役一百多年。百年国耻,犹在眼前,建设强大的综合国力方方面面确实太复杂了,日后如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标签: 斗战神什么职业省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